中药材团队针对疫情调整生产布局促进中药
针对疫情防控调整生产布局
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形势调研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
谢晓亮王文清王建忠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出了一定作用,受此影响中药材需求结构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药材创新团队就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中药材产业新形势进行了调研。当前正值春耕备耕时期,我省中药材中药材生产要适当调整生产结构,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更好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一、部分品种出现短缺,价格出现上涨趋势
(一)全国中药材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小幅上涨
图1综合价格日指数(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从全国中药材综合日指数图来看,年度,全国中药材价格处于缓慢下跌趋势。自疫情以来,出现了小幅上涨。年1月1日,综合价格指数为.21点,截至年2月12日,综合价格指数呈现阶梯状上涨至.14点,上涨了4.16%。
(二)华北中药材市场价格小幅上涨
图2华北价格日指数(数据来源:中药材天地网)
从中药材华北价格指数图来看,年度,华北中药材市场价格处于平稳态势。自疫情以来,出现了小幅上涨。年1月1日,华北价格指数为.07点,截至年2月12日,华北价格指数呈现阶梯状上涨至.06点,上涨了14.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药通网数据,截至年1月28日,部分药材价格如下:
(三)大部分品种供需平衡,部分品种出现短缺
据统计,受疫情影响的中药材品种达到个,由于疫情发生之前,我国中药材生产面积持续增长,很多药材品种处于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的局面,年中药材供应总体充足,比如黄芪、党参、枸杞子、麦冬、山药、百合、丹参、甘草、草果、瓜蒌、黄芩等大批的中药材供需平衡,这些品种应该能占到所有品种的50%左右;供过于求的品种仍然不少,如丹皮、白芍、白及、白术、栀子、槟榔、吴茱萸、山茱萸、蔓荊子、浙贝母、防风(家种)、太子参、大黄、三七、杜仲、厚朴等,这些品种应该能占到所有品种的40%左右。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品种,疫情发生之前本身库存不足,现在疫情暴发用量猛增,这些品种供应趋紧也属正常,个别品种将出现供求矛盾,如苍术、连翘、薄荷、广霍香、板蓝根、柴胡等。
二、中药材价格短期小幅度上涨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畅。从疫情开始,各省市为防止人员聚集而引发疫情扩散,全国17个中药材市场均出台相应的公告,推迟开市时间。药商们“摸着石头过河”,问价,比价都是通过电话或者网络平台,信息的受阻是价格上涨的苗头。
(二)交通物流受阻。目前受疫情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道路封闭,部分高速路口已关闭,有些城市的客货运输站也已暂停营运,包括部分火车的班次也暂时停止,产地调货,市场物流发货,某种程度上均受阻,物流运输承担一定的风险,成本的上升导致着药材价格的上涨。
(三)药品的需求上涨。自疫情开始蔓延后,全国各地的药房药店,开启了抢购模式,口罩、抗病毒药品供不应求,媒体只要报道什么药品大概对疫情有一定的疗效,第二天药品就被抢购,中药材从而涨价。
(四)进口药材价格或将会上涨。疫情已冲击到了其他国家,1月31日凌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了一些临时建议,影响了国际之间的经贸往来,或将会影响部分进口药材口岸来货量的减少,既然减少了或许就上涨了。
(五)清热解毒类的药材最火爆。金银花、连翘、黄连、板蓝根人气火爆,药商们惜售心切,对后市期望值依然较高,年2月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或许有可能还会出第六、七、八版,涉及的中药材品种很多,其他不是清热解毒类的药材可能也会跟风涨价。
三、中药材产业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调整生产结构,加大短缺品种生产布局。
尽管疫情防控涉及的药材品种很多,但绝大部分非我省主产,对我省生产的大宗药材品种影响不是很大。然而有几个短缺品种是我省的大宗道地药材品种,如连翘、北苍术、金银花、桔梗、板蓝根等,这次疫情大量消耗了原有库存,出现短缺已成定局;还有一部分品种,如柴胡、黄芩、桔梗、瓜蒌、荆芥、半夏、薄荷等,都是我省大宗药材品种,尽管前期生产面积、库存量都较大,但疫情防控会消耗大量库存,价格仍会小幅上涨。
连翘是我省道地药材,主要在太行山中部和南部山区,是全国三大主产区之一,产销量占全国总产量的30%以上,连翘耐干旱、耐贫瘠,保水固坡能力强,管理简单,旱作雨养即可良好生长,适合海拔-米山地生长,是我省可以规模化、生态化发展的重点品种。
金银花主产区在巨鹿县,面积约13万亩,规模大,产量大,总产量约占全国的50%左右,对全国金银花价格形成具有影响力。由于金银花采摘需要大量人工,适宜在劳动力丰富的巨鹿周边,及太行山浅山丘陵区发展。北苍术是我省地道药材品种,野生转家种时间相对较短,疫情发生前本身价格较高、需求量大,这次疫情进一步推高了北苍术的价格,上涨30%以上。
北苍术是我省燕山山区,包括秦皇岛青龙等地适宜发展的重点品种,目前全省种植北苍术种植面积不足2万亩,适宜规模化重点发展。
板蓝根在我省南北均可种植,尤其以张家口蔚县等地种植面积较大,疫情前板蓝根价格较低,我省种植面积不大,目前板蓝根价格上涨50%以上,产地拿货价格超过15元/公斤,货源紧缺。但板蓝根当年种植当年收获,在冀中南平原地区麦收以后仍可以种植,秋季收获,货源恢复较快,各地可根据作物种植结构,适宜扩大种植规模。
桔梗在我省种植规模不大,主要产区为内蒙赤峰,以鲜货销售为主,多出口韩国、日本作为腌菜食用,国内很多企业也收购鲜桔梗做腌菜使用,价格相对平稳,以订单发展为好。
黄芩是我省道地药材,主产燕山山区,近年来张家口、坝上地区、太行山北部区域种植较多,目前价格上涨也较明显,适宜机种机收,旱作雨养的坝上、张家口等适度发展。
柴胡是我省地道药材,主产太行山、燕山山区,尤其是太行山涉县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成为全国三大产区之一,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多年来柴胡价格一直稳中有升,效益相对较好,这次受疫情影响,价格势必进一步上涨,我省柴胡是道地的北柴胡品种,质量好,适宜规模化发展。
(二)进一步强化特色产业优势区建设。
这次新冠病毒疫情的发生,与疫情防控有关的短缺中药材品种,如北苍术、金银花、连翘,还有柴胡、黄芩等,恰恰是我省主产的道地药材品种。目前,我省中药材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产业优势区的有安国中药材(安国八大祁药)、巨鹿金银花和兴隆山楂,评为省级特色产业特色产业优势区的有涉县柴胡、太行连翘、邢台酸枣仁、青龙北苍术、滦平中药材(黄芩等)、隆化中药材(北苍术等)、馆陶艾草。受疫情影响的几个主要品种均为我省大宗道地药材品种,也是我省特色产业优势区重点打造的品种。年春耕备播在即,疫情防控正值关键时期,各地应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重点推进特色产业优势区建设,扩规模、提质量、保绿色、树品牌,促进三产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我省道地中药材在全国的影响力。
河北农民报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宣传报道平台
●供稿:河北省中药材产业创新团队
●作者:谢晓亮王文清王建忠
●本期编辑:董志水
●主编:李书杰
●特别声明:转载必须经过河北农民报社同意,并注明来自“河北农民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谢谢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