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妊娠 > 临床表现

妊娠期发现卵巢肿块莫忘黄体瘤可能

妊娠黄体瘤是一种罕见的卵巢非肿瘤性肿块,妊娠期出现,产后数周多自行消退。患者多数无症状,多于剖宫产及输卵管结扎时偶然发现。美国Khurana学者等人在年第1期的UltrasoundQuarterly杂志上报道了1例妊娠黄体瘤的病例,分析了影像学表现及其临床特征,以期增加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降低妊娠期孕妇和胎儿的风险。

患者女,33岁,G1P0,孕19周常规产前超声检查发现患者左侧附件区一大小约8.1×6.3×5.7cm肿块,内部伴囊性成分,并可见血供,肿块与卵巢并无明确分界(图1)。盆腔MRI(图2)显示左侧附件区肿块,怀疑为生殖细胞瘤,但患者并未出现男性化症状。孕23周行开腹手术切除肿块,术中测量左侧卵巢周围出血及囊变约6cm,左侧卵巢紧邻输卵管和左侧子宫。肿块病理显示为卵巢妊娠黄体瘤,有弹性,切面观为黄白旋涡状。肿块并未侵及输卵管,腹腔灌洗液阴性。患者术后情况良好,于孕40周生产足月胎儿。

图1孕19周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左侧卵巢大小约8.1×5.7×6.3cm肿块,内可见回声不均匀的实性部分(图A箭头)和4cm大小的低回声囊性部分(图B向上箭头),彩色多普勒可见肿块内部血流丰富(图B向下箭头)

图2随访MRI显示左侧盆腔内可见大小约7.8×4.9cm混杂信号肿块,既有囊性(图A向上箭头)成分,又包含软组织成分,左侧卵巢与肿块界限不清。肿块边缘可见约3.2cm的软组织成分(图B箭头),T2上信号高于周围软组织信号。肿块在MRI正反相位未见差异(图C和图D),脂肪抑制序列(图E)显示肿块内未见高信号。此外,梯度回波序列可见肿块内紧邻囊性成分可见小低回声信号影,可能为出血或钙化

作者指出,妊娠黄体瘤是一种妊娠中晚期发生的激素依赖性的瘤样病变,可能来源于黄素化卵泡膜细胞或卵巢间质。该病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在剖宫产时发现,部分患者可有男性化表现,外周血清中雄激素显著升高,部分女性胎儿表现为多毛症、阴蒂增大和性别异常,但产后数周黄体瘤及男性化特征可消失。该病需与类固醇细胞瘤相鉴别,二者镜下均有嗜酸性细胞浆,但类固醇细胞瘤中至少有部分区域的瘤细胞胞浆富含脂质,淡染,核分裂象较多,细胞非典型性明显,缺乏妊娠黄体瘤的滤泡样结构。

妊娠黄体瘤的发病率极低,大多数临床医师对此病认识不够,既往曾有将妊娠黄体瘤误认为恶性肿瘤而切除双侧卵巢的惨痛教训。为避免误诊,妊娠期超声发现卵巢肿块时,应考虑此病可能,同时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外周血清雄激素水平及剖腹产术中病例切片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

⊙学术主编/刘德泉⊙责任编辑/高瑞秋

⊙投稿邮箱/xihuansushi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jkgjq.com/jbbx/143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