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妊娠 > 疾病病因

张锡纯自拟方剂安胃饮

安胃饮安胃饮治恶阻。清半夏一两(温水淘洗两次,毫无矾味,然后入煎) 净青黛三钱 赤石脂一两用作饭小锅,煎取清汁一大碗,调入蜂蜜二两,徐徐温饮下。一次只饮一口,半日服尽。若服后吐仍未止,或其大便燥结者,去石脂加生赭石(轧细)一两。若嫌青黛微有药味者,亦可但用半夏、赭石。或问:《本经》谓赭石能坠胎,此方治恶阻,而有时以赭石易石脂,独不虑其有坠胎之弊乎?答曰:恶阻之剧者,饮水一口亦吐出,其气化津液不能下达。恒至大便燥结,旬余不通。其甚者,或结于幽门(胃下口)、栏门(大小肠相接处),致上下关格不通,满腹作疼,此有关性命之证也。夫病既危急,非大力之药不能挽回。况赭石之性,原非开破。其镇坠之力,不过能下有形滞物。若胎至六七个月,服之或有妨碍;至恶阻之时,不过两三个月,胎体未成,惟是经血凝滞,赭石毫无破血之性,是以服之无妨。且呕吐者,其冲气、胃气皆上逆,借赭石镇逆之力,以折其上逆之机,气化乃适得其平,《内经》所谓“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愚治恶阻之证,遇有上脘固结,旬日之间勺饮不能下行,无论水与药,入口须臾即吐出。群医束手诿谓不治。而愚放胆重用生赭石数两,煎汤一大碗,徐徐温饮下。吐止、结开、便通,而胎亦无伤。拙拟参赭镇气汤(在第二卷)下,载有详案可考也。半夏辛温下行,为降逆止呕之主药。坊间皆制以白矾,服之转令人呕吐。清半夏其矾虽较少,然亦必淘洗数次,始无矾味。特是既经矾煮,又经淘洗,致半夏降逆止呕之力大减。遇病之剧者,恒不能胜病,故必须以他药辅之。愚有鉴于此,恒自制半夏用之。法用生半夏数斤,冷时用温水浸之,日换水二次,热时以井泉水,日换水三四次,约浸二十余日。试嚼服半粒,觉辣味不甚猛烈,乘湿切片,晒干囊装,悬于透风之处。每用一两,煎汤两茶盅,调入净蜂蜜二两,徐徐咽之。无论呕吐如何之剧,未有不止者。盖古人用半夏,原汤泡七次即用。初未有用白矾制之者也。西人治恶阻,习用臭剥。此药之性质及用量,皆详于加味磁朱丸下(在第七卷)。然愚尝试之,有效有不效。大抵恶阻之轻者,用之即效。而其剧者,徒用此药,仍不能止呕吐也。若用铁氧汤(在第七卷)送服,则其效验较大。

拓展阅读:《赤水玄珠》胎前恶阻及痰逆不食

恶阻者,谓呕吐恶心,头眩,恶食,择食是也。脉息和顺,但觉肢体沉重,头目昏弦,好食咸酸。甚者或作寒热,心中愤闷,呕吐痰水,不能支持。古谓之子病。由胃气怯弱,中脘停痰之所致也。

薛氏曰:脾胃虚弱,呕吐不食,用茯苓半夏汤。盖半夏乃健脾化痰滞之主药也。痰涎雍滞,饮食少思,胎气不安,为必用之药。须倍加白术。然半夏、白术、陈皮、砂仁,善能安胎气,健脾胃也。予尝用之验甚,若兼气恼,更加柴胡。因风寒须用参苏饮。

生生子曰:前症亦有因火者。故丹溪用抑青丸。前人亦有用济生竹茹汤者。予历历见为火症者多,寒者间而有之。亦有愈治而愈逆者,便当勿药待之,俟胃气和,当自瘳矣。

茯苓半夏汤妊娠脾胃虚弱,饮食不化,呕吐不止。

半夏(炮,炒黄),陈皮(各一钱),白茯苓(二钱),砂仁(炒,一钱)炙甘草(五分)

姜、枣、乌梅,水煎服。二贴后用茯苓丸。

茯苓丸妊娠烦闷,头晕,闻食吐逆,或胸腹痞闷。

赤茯苓,人参,桂心,炮姜,半夏(炮,炒黄),橘红各一两,白术(炒),葛根,甘草(炙),枳壳(麸炒)各二两

上蜜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饮下,日三服。

白术汤冒虚恶阻,吐水,甚至十余日粥汤不入。

白术(炒,一钱),人参(五分),丁香,炙甘草(各二分)

上姜水煎服。

保生汤妊娠恶阻,少食,呕吐,或兼吐泻作渴。

人参(一钱),炙甘草,白术(炒),香附,乌梅,橘红(各五分)

上姜水煎服。

仲景干姜人参半夏丸治妊娠呕吐不止。

干姜,人参,半夏(等分)

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米饮下,十日三服。

归原散恶阻呕吐不止,头痛全不入食,诸药无效。

人参,甘草,川芎,当归,芍药,丁香各五钱,茯苓,白术,陈皮各一两半,桔梗(炒),枳壳(炒)各二两半,半夏(炮,炒黄)一两

上每服五钱,加姜六片,枣一枚,水煎服。

已上五方,治寒痰恶阻之剂也。

竹茹汤恶阻,呕吐,不下食。橘皮竹茹汤

青竹茹、橘红各二两,生姜,茯苓各四两,半夏五两

上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

人参橘皮汤恶阻呕吐痰水。

人参,橘皮,白术,麦冬各一两,甘草三钱,厚朴(制),白茯苓各五钱

上每服五钱,加青竹茹一钱,生姜三片,水煎服。

妊娠呕吐痰水不食。

生芦根(一两),橘红(七钱),生姜(一两),槟榔(三钱)

上作三次,水煎服。

妊娠恶食,心中烦愦,热闷,呕吐。

竹茹,麦冬各二两,前胡二两,橘红一两,芦根一握

水一大升,煮半升,作二次,食前服。

已上四方治热痰恶阻之剂也。

罗太无半夏茯苓汤

恶阻心中愦闷,头目眩晕,四肢怠倦,百节烦痛,胸膈痰逆,呕吐恶心,嫌闻食气,好啖酸咸,多卧少起,全不进食,先服此汤,次服前茯苓丸。

半夏(泡,炒黄)一两二钱,赤茯苓,熟地黄各七钱半,旋覆花(《千金方》无此而有细辛、紫苏),橘红,人参各半两,川芎,桔梗,甘草各五钱

上每服五钱,姜七片,水煎,空心服。

若有客热、烦渴、口疮,去橘红、细辛,加前胡、知母七钱半。若腹冷下利,去地黄,加炒桂心五钱。若胃中虚热,大便秘,小便赤涩,加大黄七钱半,去地黄,加黄芩二钱半。

麦门冬汤

师徒共论五苓散和桃核承气汤证妇人腹中绞痛(输卵管脓肿、积液)案-END-有用就扩散有用就点在看

I版权声明

本文摘自《医学衷中参西录》

作者/张锡纯,编辑/刘继芳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I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jkgjq.com/jbby/15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