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用一周,服务超14万人多图直击新国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设立的集散点位于W4、E4馆,距离首都机场约8公里,入境人员在离开机场前要经过健康申报及体温筛查后才能来到集散点。
整座大厅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供前往北京市16区、经开区,以及全国其它各省区市的旅客登记转运。大厅内部空间开阔,通风良好,信息指示牌清晰可见,还有防护人员定期消毒,各类服务配套设施十分完善。
旅客到达后,由各自地区负责登记,并安排车辆离京。各地派来的工作人成为旅客回家途中遇到的第一位家乡人,尽管防护装备遮挡了面容,一句乡音依旧让他们疲惫的旅途增添温暖。工作人员也竭力安排好旅客行程,哪怕只有一个人,也要周到服务。这样措施到位、管理有序的集散点让阿根廷人肖亚诺心里非常踏实,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省区市服务大厅的等候区和远在英国的妻子交流,告诉她这里一切都好。肖先生告诉记者,他刚从英国回来,准备前往天津自己管理的酒店,这一趟也是给妻子探探路,她很快也要返回天津的外语学校上班。过了午饭时间,肖先生吃了些饼干充饥,但他一点也没怨言,“比起饿肚子,健康安全重要得多。”肖亚诺说道。
除了外籍人士,中国居民也很满意这里的服务。在湖南省登记窗口前,从西班牙返回长沙的张女士刚刚经历了一些小波折,由于穿着较厚,工作人员用体温枪检测的体温偏高,她被送往大厅的医疗点重新用水银温度计测温,检查正常后才重新回到了登记台前。“虽然耽搁了点时间,但是排除了风险,对自己好也是对别人好。”张女士说。
江苏省工作人员教旅客如何正确用消毒洗手液洗手。
江西省工作人员制作的“江西工作组爱心包”里装有消毒纸巾、手机塑料袋等旅途上需用消毒品,还有一张印有联系卡,江西籍旅客在途上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拨打相关部门电话得到帮助。截止今天,爱心包已经发出多个。
记者注意到,大厅内的返京人员比往日有了明显增加,在陕西、河南、黑龙江等省市的登记台前有不少乘客排队,但是大家都积极配合,根据各地区要求登记分流。此外,大厅还设有酒店服务台、综合服务台等,为返京人员解决全方位的返程诉求。
各地派来的工作人员耐心地解答旅客的各种问题,他们的乡音使旅客更加安心。工作人员:轮班排岗不断档在北京市的服务大厅内,人流最多的当属朝阳区登记窗口,由于留学生和外籍工作人士较多,开设了英、日、韩、意、俄、阿6种语言的服务窗口。记者前往探访时,正遇到来自澳大利亚的白广原和工作人员交流。
白广原是澳大利亚一家周刊派驻中国的新闻记者,在麦子店的九号公寓已经居住了多年,这次返回,他想申请居家隔离,但却不符合条件。
北京本市各区县设点接待自己的旅客。
为此,当日值班的朝阳区卫健委副主任杨宏杰专门对他进行了解释,根据北京市最新公布的政策,居家观察隔离人员需要符合年龄、患有基础病等条件,白先生虽然有单独住所,但是居家隔离还要有社区等系列配套,并非个人情况所决定。听后,白广原点头表示理解和支持。
杨宏杰介绍,为了做好朝阳区的服务保障工作,全区从多个委办局抽调了50余人的工作团队,多是年轻新生力量,共分为旅客登记、信息录入、分流转送三个环节,团队分为两班或三班轮转,保证服务窗口24小时不断档。目前,朝阳区已经分流转运乘客人,最忙的一天就接待了人,占当日全市入境人员的六分之一。
旅客们安静、有序地在座位上等待办理登记、安排车辆。
作为朝阳区委组织部派出干部的祁鲁,是这里最繁忙的工作人员之一,除了负责朝鲜语窗口登记以外,还要负责中国居民的信息咨询。记者见到他时,祁鲁已经从早上6点开始忙碌了9个小时,“很荣幸能够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语言优势,守卫好国门是我来这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理应冲在前面尽可能贡献自己的力量。”祁鲁说。
北京市公安局现场支援民警,把好新国展最后一道关口,每天清点人数、核对信息,把旅客送出大厅。
志愿者:提供语言翻译服务集散点还专门设置了外语翻译咨询处,由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的32名志愿者负责提供语言翻译服务。二外翻译团队的刘老师介绍,目前咨询处共为境外返京人员提供了英语、日语、韩语等多个语种的翻译服务,主要负责引导入境人员到各窗口进行信息登记,接下来根据需求还会进一步增加语言范围和人员数量。
不仅如此,作为咨询处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们还主动承担起了职责范围以外的内容,不少旅客因为行李托运慢经常来此咨询,还有人会询问居家隔离政策等。二外学习英语翻译的毛翰林主动把工作揽在自己身上,对接机场找行李、学习政策做解释,“语言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处理各类突发状况才是真正的挑战,而这些也正是我们需要历练的。”毛翰林说。
专职人员用消毒液对场馆内每隔40分钟进行一次消杀。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孙云柯
摄影:程功
监制:王然
编辑:张力、王广燕
推荐阅读
航班:胜利号!登机口:凯旋门!
拒绝隔离外出跑步的澳籍华人女子,辞退!
首都机场出现大量旅客聚集?官方回应了!
北京通报9例境外输入病例详情,黎某丈夫也确诊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