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输卵管妊娠 > 疾病诊断

子宫肌腺病病理诊断及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腺病的病因及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研究经病理诊断的62例子宫肌腺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有痛经史39例(62.9%),月经不调48例(77.4%),有妇科手术史43例,21例合并子宫肌瘤,有35例(56.5%)术前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仅9例术前诊断为子宫肌腺病,正确率仅为14.5%。结论: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住可能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早期诊断本病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子宫肌腺病是妇科常见病,痛经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病理改变是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里,未扩散至子宫浆膜层,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区别,本篇将经病理诊断为子宫肌腺病的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年龄:35~50岁48例,占77.4%,50岁以上10例,35岁以下4例。1.2孕、产妇及妇科手术史62例中不孕症3例,孕次最多为8次,产次最多为5胎,末次产距手术时间最长为29年,最短为3年。有妇科手术史者43例,其中人工流产39例,异位妊娠手术1例,卵巢囊肿切除术1例,小剖宫取胎术1例,剖宫产1例。1.3临床表现有痛经史者39例,占总数的62.9%;月经不调48例,占77.4%;检查发现21例合并子宫肌瘤,4例合并卵巢囊肿,子宫增大者16例。1.4手术及病理所见肌腺病伴子宫肌瘤21例,肌腺病伴巧克力囊肿4例,肌腺病与肌腺瘤并存1例,肌腺病伴盆腔内膜异位症3例。1.5误诊情况在62例中有35例术前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占%;有12例诊断为子宫肌瘤与肌腺病并存,占%;有6例诊断为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占9.7%;仅9例术前诊断为肌腺病,正确率仅为14.5%。2、讨论2.1病因分析62例中有计划生育手术的宫腔操作史者43例,占69.4%,说明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可能是重要的发病因素之一,应引起重视。近年的研究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免疫、血管的功能异常有一定关系,尚需进一步探讨。2.2术前误诊原因分析本组病例中术前诊断完全正确者仅9例。误诊为子宫肌瘤的35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6例,子宫肌瘤与肌腺病并存12例。对本病认识不足是误诊主要原因,子宫肌腺病是妇科常见病,痛经是本病的主要症状之一。在误诊的病例中,39例痛经,除2例子宫大小正常外,51例子宫大于正常,其中3例子宫稍大,2例误诊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例误诊为子宫内膜增殖症。由于诊断时没有把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结合起来分析,只片面地重视了体征及B超结果而误诊。除痛经病史外,子宫肌腺病的症状、体征及B超检查几乎与子宫肌瘤相同,而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很高,广大医务工作者比较重视,故很易将子宫肌腺病误诊为子宫肌瘤。通过对本组病例的分析,总结如下:①本病的好发年龄为35~50岁育龄妇女,多有宫腔操作史;②症状以痛经、月经量多及经期延长为主要表现;③查体:子宫大于正常,质硬,B超显示子宫大于正常且回声不均匀;④腹腔镜检查:可诊断早期病例,并能提取活检,达到确诊目的,但需要一定设备及技术,目前还不能普及推广。综上所述,诊断本病需要完整地收集病史,全面地检查体格,并且对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及判断,才能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1]李亚里,张淑兰。子宫内膜异位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3):-.[2]白红,赵丽嫣。子宫肌腺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6):-.[3]胡树红,廖谦和,蔡宇清。子宫肌腺病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3):-.[4]蒋国庆,周应芳。子宫肌腺病的诊疗新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2):-.[5]隋凤娥,李华梅,陈永红,等。子宫肌腺病误诊为子宫肌瘤78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8):.

长按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kgjq.com/jbzd/62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