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生 立秋以后无妨试试刮痧,有益身
科学养生 立秋以后无妨试试刮痧,有益身
立秋
立秋(8月7日)以后,天气会照旧酷热。此时天空中的阳气向大地沉降,所以地面上的火热之气最盛,民谚“秋老虎,热死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时候,天气的特点是闷热湿润。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人就易受暑湿、暑热与细菌病毒的侵袭,从而引发咽喉肿痛、口腔溃疡、水肿等问题。在立秋时节通一通膀胱经,能排除长时间堆积在体内的湿与热。怎样通?中华瑜伽协会迷罗表示,刮痧是个不错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刮拭过后,健康的身体是不会有痧出现的。那些呈鲜红、深红、紫红乃至黑红的痧点、包块代表了血液里面毒素的沉积。痧点色彩越重,反应您体内的毒素淤积越重。
俗话讲,“常常刮刮痧,活到八十八”。刮痧能把这些黏积在血管壁上的垃圾和废物排出体外,可以说每刮一次痧,体内的毒素就会减少一部分,血液就得到了净化。
清热除湿膀胱经方法:很简单,在家的话,找一把喝汤的小瓷勺就能代替刮痧板,再准备一点点橄榄油就可以。先把橄榄油涂在背上,能起到润滑的作用。然后握住勺柄,把勺子的边沿按在要刮的部位上,用点劲反复刮15~20遍便可。一般最常刮的部位是后背部脊椎的两旁,这里是肌肉最厚实的部位。膀胱经是向下走的,所以刮痧一般都是自上往下刮。刮的时候,要把全部后背分成上中下3段。先刮上段,然后是中段和下段,每一段都从左侧刮起。另外,下午3点正是膀胱经值班的时间,选在这个时间去刺激它,效果会更好。
膀胱经:说起清热排湿来,有一条经络可谓是“主力军”,那就是膀胱经,它是人体最大的排毒经,还能调理腰腿的各种问题。
膀胱经与肾经相表里。人一老常常会情绪低落、精神不好、记忆力下落,这跟肾气不足有关。常刮膀胱经也能刮出好心情。
精神不振百会+太阳百会穴: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太阳穴:在耳廓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的上方。
方法:头部刮痧有三种方法,第一,把梳子由前发际从前向后梳,毛泽东就是这样刮的,凌晨1梳头脑就苏醒了;第二,由头正中间,向各个方向刮,以百会为中心,全头放松刮;第三,头正中向前刮,头正中向后刮,头两侧太阳穴向后刮。增进头部血液循环,使头脑苏醒,有益增强记忆力。
提示:没事就刮一刮或揉一揉,但力度要轻。
颈肩疼痛风池+肩井风池穴:在头额后面大筋的两旁与耳垂平行处,头一低脑后的两个坑就是这个穴位;肩井穴:在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肩部最高处。
方法:风池从上向下贴着皮肤刮,一直刮到肩井,然后沿着肩膀的方向,由里向外刮,有肉的地方三十下,没肉的地方就二十下。
提示:用手腕调剂角度,前臂做移动,带动刮痧板刮拭。
咳嗽气喘
天突+膻中
天突穴:颈前正中线,胸骨中央凹陷处。膻中穴:胸部正中两乳间。
方法:沿正中一条线,由上向下刮。也可顺着肋间隙刮,用棱角侧着由里向外刮,一般刮十次到二十次,刮得胸部有点潮红就可以了。
提示:乳头乳晕及乳部不明缘由肿块禁刮。
消化不好中脘+天枢中脘穴: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指宽。天枢穴:脐中旁开2指宽。
方法:腹部肌肉走形是由上向下,血管也是这样走,有人为了减肥由里向外刮,越刮肉越松,腹部的刮拭也应由上向下。
提示:排便功能差就在肚脐以下刮,有些女同志痛经也刮下腹部。
补血养肝
血海+三阴交
血海穴:屈膝,用掌心盖住膝盖骨,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端下肉最多的地方;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踝关节上4指。
方法:由下肢内侧血海穴一直刮至三阴交穴,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构成为止。常刮三阴交能够起到补血养肝的目的。
提示:下肢刮痧先刮外侧,由上向下,再刮后侧(膀胱经的位置),然后再刮内侧。
《凤凰生活》是香港凤凰卫视主办,获中国国务院办和国家出版总署特许发行。凤凰养生栏目专注各种养生知识的传播,探访和发现中华各民族的各种养生文化。整合行业资源,规范行业行动,为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会员之间搭建资源平台,做到资源共享、联动发展。
长按
治疗白癜风哪家效果最好白癜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