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粒体DNA拷贝数端粒长度对输卵管妊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输卵管异位妊娠(TP)的发生与氧化应激(OS)状态有关,其中线粒体和端粒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对于TP与线粒体DNA拷贝数(mtDNAcn)或异常的端粒长度(TL)之间的潜在相关性仍知之甚少。”
01介绍
————
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是指植入宫腔外的受精卵。约98%发生在输卵管内(输卵管妊娠TP)。TP是引发早孕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所有自然受孕的1-2%。近几十年来,由于一系列危险因素(使用宫内节育器、骨盆手术、盆腔炎等)的增加,TP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母胎的绒毛被认为是母胎之间的重要桥梁,在胚胎着床和母胎耐受中具有重要意义。绒毛形成异常或生物功能异常被认为与严重的妊娠相关疾病有关,如流产、子痫前期和宫内生长迟缓(IUGR)。但绒毛功能不全与TP之间的潜在相关性仍然是个未知数。氧化应激(OS)表示活性氧(ROS)生成与抗氧化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状态。在正常妊娠期间,胎盘代谢活跃,分泌的活性氧保持在稳态。然而,异常妊娠和TP的发病过程中伴随有过多氧化剂诱导的内皮损伤加剧、胎盘血管发生受损和免疫功能紊乱等。线粒体和端粒在OS条件下起着重要作用线粒体是众所周知的细胞内“能量工厂”和钙稳态的中枢调节器,参与细胞代谢和凋亡的调节。作为产生三磷酸腺苷(ATP)的主要内源性来源,线粒体提供了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大部分能量。线粒体DNA(mtDNA)是唯一一个相对独立于细胞核DNA的细胞器定位基因组。mtDNA拷贝数(mtDNAcn)易受内源性和外源性环境因素的影响。ROS增加氧化应激会影响线粒体功能以及诱导mtDNA变异。
端粒是高度重复的短DNA序列(TTAGGGs)与结合蛋白的组合,覆盖了线性染色体的两端,可维持染色体完整性、稳定性和功能。端粒随着细胞分裂和复制而缩短,一系列遗传和环境因素可导致端粒磨损,包括出生TL、DNA损伤反应、炎症和氧化应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端粒的功能对于建立和维持参与生殖活动的基因表达调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
尽管mtDNAcn异常可能参与TP的发病机制,但很少有研究